根据学校《关于落实学风建设监控措施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与精神,结合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汽车学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汽车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案与措施:
一、分层次有重点进行学风建设工作
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各个阶段学习的特点不同,因此,针对各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学风建设理念与方法。
1、低年级学生的学风建设
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学习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技术基础课,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往往是这个阶段学习抓的不紧,导致压科过多,失去学习信心,从而导致恶性循环。针对这一情况,特制订以下5点措施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日常管理:
(1)加强对晚自习的监管
并建立由辅导员、学生会干部与各班学生干部共同管理机制。管理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监管晚自习纪律,由班长与团支书负责,二是监管自习出勤率,由班长汇报给学生会干部,学生会干部定期汇报给辅导员老师,对无故缺席自习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2)加强每学期学生成绩管理
对学生每学期成绩都要高度关注,教学导师、辅导员要对不及格科目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生特别关注,尤其是高数、英语不及格的同学,需及时进行教育指导,避免其失去学习信心,必要时要通知家长。
(3)加强对后进生的学习监督
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辅导员要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学习情况,并由班委建立互助组,开展一帮一活动,由学生干部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监督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干部坚决撤换,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受学籍处理的学生必须同家长取得联系,由家长与学校共同做好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
(4)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
在低年级开展系列学习引导讲座或活动,如聘请专业教师或相关企业管理者介绍专业发展方向、企业用人标准,使学生了解学好学科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请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开展英语竞赛等等;
(5)通过活动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从大一学生入校开始,以各种学生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如寝室卫生评比、学风评比、班风评比等等,将评比的结果纳入德育测评,在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干部的选拔、发展党员等方面的考核中均与德育测评相关联。
2、高年级学生的学风建设
此阶段要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加强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未来工作、个人发展的影响,此阶段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开展各种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2)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如物流师培训等);
(3)建立学生辅导室与专业课程主讲教师联合管理制度,对无故旷课、迟到等学生实施重点监控,专业主讲教师可每半个月向辅导室反馈学生上课情况,在专业教师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之上,辅导室还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纳入学生的德育测评,同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相关联;
(4)配合专业教研室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到实验室学习、生产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5)组织就业教育,聘请专业教师、企业领导等做用人需求讲座,引导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6)对高年级学生加强考研的正确引导与指导,请教授专家或成功考研的同学对考研进行动员与指导。
二、明确学风建设职责
1、以学生寝室为基层团体,寝室的卫生、学风和其他管理成绩作为考核该宿舍寝室长和相关学生干部的指标;班级集体作为二级团体,班风的好坏作为考核主要班级干部的业绩指标。寝风好、班风好的在进行学生会选拔、组织发展、奖、助学金的评定等工作中给予重点考虑,否则,将采用一票否决制。
2、所带班级学风优劣作为辅导员的年终考评指标和酬金分配等级指标。
3、细化、完善教学导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制度,细化、完善专业课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或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制度,把传授知识与管理育人、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三、以特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
1、积极鼓励、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与其他院系举办地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2、重点在我院每年打造两个特色竞赛,一是在秋季学期举办交通科技大赛,主要面对我院的交通工程、物流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生及全校爱好交通科技知识的学生。二是在秋学期举办汽车专业技能与创新设计大赛,主要面对我院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学生及全校汽车爱好者。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以形成良好学风。
四、规范学风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学生违纪等突发事件处理要做到迅速、果断,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公布。
2、学生每学期考试之前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进行禁止作弊违纪教育,出现违纪作弊第一时间公布。
3、学院领导、辅导员要定期与不定期的走访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生活动态及安全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4、对学生处检查迟到结果和晚自习情况通报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批评教育。
5、学院每学期初召开学风建设专题院务会、学风建设班团会,研究布置学风建设相关问题。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0-10-15